作者:deer2005
发表时间:2020-05-30
更新时间:2020-05-30
浏览:1038次
评论:4篇 地址:2606:a000:aa82:b500:. |
|
|
|
|
|
 |
 |
马斯克创造了历史!人类首个商业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!
2020年05月31日 04:03 雷锋网
刚刚,马斯克创造了历史!
美国东部时间 2020 年 5 月 30 日下午,在全球网友云注视下,人类历
史上首个商业载人航天飞船——SpaceX DM-2 龙飞船(Crew Dragon),在美国
弗洛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 39A 发射场,正式发射成功!
对此,马斯克在 27 日拟发射时表示:
This is a dream come true, I think for me, and everyone
at SpaceX.
可以说,这是人类在航天领域的一次壮举,它揭开了人类商业航天的序
幕。
当然,对于马斯克来说,这意味着他那听起来无比疯狂的移民火星计划,
跨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发射场面:
火箭发射
火箭一级分离
火箭成功回收
宇航员
火箭二级分离
这一次,马斯克和 SpaceX 再次成为全球焦点,并且由此载入史册。
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
无疑,SpaceX 首次载人试飞是一次史无前例且意义重大的冒险之旅。
这是美国在 2011 年之后首次在美国本土执行的载人航天任务,同时也是
首次由私人航天器将人类送往国际空间站。
就连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 27 号去到了发射现场,此时恰逢美国竞选,
SpaceX 龙飞船任务的圆满执行无疑是特朗普的最佳竞选广告(当然,后来因
为天气原因,这次任务 27 号没有成功进行,改在 30 号,特朗普白来到了现
场)。
可以说,这次的发射任务,有点儿“只许成功,不许失败”的意味,而
SpaceX 与 NASA 自然是做了周全的准备。
事实上,龙飞船最初的发射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 5 月 27 日 16:44 ,
不过,由于当时气候状况不佳,气象专员担心发射可能会“引发闪电”,所以将
龙飞船发射时间延至今日。
首次执行载人航空任务的是 SpaceX 研发的载人龙飞船,其运载火箭
为“全新猎鹰 9 号 B5 火箭”。
“猎鹰 9 号”火箭的强大已无需赘述,2011-2020 年间,SpaceX 承接的
多次发射任务都是由它完成的。
对于”龙飞船“的太空舱,不同于其他航天器的繁琐手动操作,龙飞船舱内
极具科技感,飞行信息会显示在屏幕上,相关引擎的控制也是通过触摸屏进
行。
用外媒的话说,就像是用大型 iPad 驾驶飞船。
并且,它还是一艘自动驾驶的飞船,能够自行规划出通向国际空间站的路
径。不过,为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,宇航员们还是要练习手动操作飞行。
值得注意的是,龙飞船拥有先进的紧急逃生系统——安装在飞船侧面由 8 个
发动机组成的推进器,这一系统能产生约 1.5 万磅的推力,将太空舱升到离地
面 1500 米的高度,因此紧急情况下能够对宇航员起到保护作用。
虽说首次商业载人航天任务的“甲方爸爸”是 NASA,但 SpaceX 俨然将各
个环节变成了自己的主场,无论是发射前的特斯拉(835, 29.19, 3.62%)
Model X 接送,还是复联设计师监制的看起来像“赛车服”的宇航服,细节之
处,尽显 SpaceX 的色彩。
不得不说,这很有马斯克 Style。
另外,值得说明的是,龙飞船成功发射并不代表此次任务的完结。在整个
任务流程中,发射仅是任务开始的第一步。
在整个任务执行的流程中,猎鹰 9 号发射升空进入轨道,升空大约 2.5
分钟后,猎鹰 9 的第一级助推器将与上级分离回到地面。
在第一阶段分离后,火箭的第二阶段将为其引擎点火,六分钟后,乘员龙
号飞船将脱离火箭的第二阶段。
航天器在一系列的分离之后,将逐步接近国际空间站并自动与国际空间站
对接。到达空间站后,宇航员开始执行太空任务,随后返回。
只有宇航员安全回到地球,载人飞船任务才能被视为圆满完成。不过,目
前尚未能确定执行任务的时长,据官方估计,短则一个月,长达四个月。
两位勇敢的冒险者
在此次载人航天任务中,主角不仅是硬核的龙飞船,还有两位勇敢的冒险
者—— Bob Behnken 和 Doug Hurley 。
其中,Bob Behnken 将担任联合行动指挥官,Doug Hurley 是龙飞船的
指挥官。
作为 “第一个吃螃蟹的人”,Bob Behnken 和 Doug Hurley 自然来头不
小。两位宇航员的光鲜履历,非常人能及。
现年 49 岁的 Bob Behnken 已执行过两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前往国际空
间站。截至目前, Bob Behnken 已经进行了 6 次太空行走,在太空中待的
时间已超过 29 天。
同样,另一位宇航员 Doug Hurley 也曾执行过两次航天飞机飞行任务
(STS-127 与 STS-135),其太空记录超过 27 天。
值得一提的是,Doug Hurley 还是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前最后飞行任务的执
行者,是坐过“亚特兰蒂斯号”航天飞机的人。
更为令人感到震惊的是,Doug Hurley 现已 53 岁了。
另外,新冠疫情的肆虐,也对宇航员执行飞行任务造成了阻碍。为此,在
执行任务之前,两位宇航员需经过严格的病毒检测工作以及隔离措施,确保不
会将病毒带进太空。
并且,此次飞行任务的风险性并不低——根据官方数据,本次发射发生致命
事故的几率约为 1/276,发生非致命事故但导致发射失败的几率为 1/60。
不过,他们对此十分乐观。Bob Behnken 表示:
我认为我们对此真的很满意......随着载人龙飞船投入运行,它的
进化变得越来越安全,这是我们真的很感激的事情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在我们
有机会登上猎鹰 9 号火箭之前,所有其他为人类太空飞行计划做出贡献的任务
都是一项测试任务,这是非常了不起的。
另外,Bob Behnken 还补充称,他与 Doug Hurley 已合作了近 5 年,
对任务出现的差错有很强的洞察力。他强调,仅仅是在理解正在发生的不同情
况方面,就已超过了有史以来的任何宇航员。
尽管这是一项危险系数很高的任务,但两位宇航员们都表示家人给予了很
大的支持。(吃个瓜,两位的配偶也都是宇航员)。Doug Hurley 还曾在社交
平台生晒出了其儿子绘制的龙飞船,尽显温馨。
对技术与伙伴的信任,来自家人的支持,或许就是 Bob Behnken 和
Doug Hurley 的底气。
SpaceX 的逆袭,马斯克的狂
作为首次将人类送往国际空间站的私人航天器的制造商,SpaceX 的一路
进击,可以用“逆袭”形容。
2002 年,马斯克自掏腰包成立了 SpaceX,这是一家太空运输公司,尽管
其他人认为没有航天经验的私人企业家不应该创办火箭公司,但马斯克并不认
同。
对于 SpaceX,马斯克是认真的!
SpaceX 主要有三个项目:Starlink、Starship、还有龙飞船;可以说,
每个项目背后,都充斥着马斯克想要征服太空领域的野心。
以龙飞船为例,在 SpaceX 之前,载人飞船一直是 NASA 这样的正统国有
机构所涉猎研究的。即便后来 NASA 采用了资本化经营,合作对象也是波音
(145.85, -3.97, -2.65%)老牌公司。而 SpaceX 这头初生牛犊,凭实力闯
进了这一领域,一路逆袭为佼佼者。
SpaceX 成立初期曾因多次发射失败而陷入财政困难,不过在 2008 年第
四次成功发射之后,收到了 NASA 一份价值 16 亿美元的合同。
据称当时马斯克为此感激不尽,将其登录密码都改为“ilovenasa”。
此后,SpaceX 在 2014 年还再次与 NASA 达成合作,与波音一同被选定
为Commercial Crew 项目载具制造商;也正是因为这一项目,NASA 从原本的
垄断监督者,变身为投资者。
简单来说,就是 NASA 给钱,SpaceX 办事。
只不过,对于 SpaceX 与波音,NASA 有些区别对待;一言概之,就是波
音是亲生的,SpaceX 是收养的。
NASA 在Commercial Crew 项目投入的 84 亿美元中,波音拿到了近 49
亿美元,而 SpaceX 仅有 31 亿美元。
但马斯克的狂就在于,他不是停留在“嘴皮子”上,而是用实力说话。
项目开展近六年,波音交出的成绩单寥寥,而 SpaceX 在 2019 年 3 月
就成功完成了首次无人试飞任务;猎鹰 9 号一级火箭成功回收,载人龙飞船成
功自主对接且完成了返回。
另外,在火箭回收上,SpaceX 也创下新举。造火箭不同于造飞机或是其
他运载工具,每一次的太空探索都是白花花的银子砸出来的。
当初 NASA 选择把造飞船“外包”,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己造,太贵。
通过项目形式,一方面私有公司可以承担部分费用,还能引起竞争机制,达
到“多快好省”的目的。
而 SpaceX 的火箭回收技术,正好为投钱的 NASA 省钱省心。通过采用航
天超强度铝锂合金材料制造,增加挡热板等措施,SpaceX 的火箭已得到多次
回收,节省了许多费用。
不过,SpaceX 并不是一直开挂,而是在一次次惨痛的失败经历中涅槃重
生。
其中最近一次重大失败发生 5 月 29 日,SpaceX 的星际飞船 Starship
原型机 SN4 在测试时发生了爆炸,甚至摧毁了原型机。
另外,在 2019 年 4 月,龙飞船在静态试点火的过程也曾发生了爆炸,
其太空舱几乎被炸毁。
尽管测试失败,但马斯克显得十分豁然。在龙飞船测试爆炸事件后,马斯
克表示:
如果有一个测试项目,但测试过程中什么都没有发生,我会说它不够严
格。如果真没有在测试台上发生爆炸,我就会认为你测试得还不够。你必须挑
战极限。
定下一个疯狂的目标,进行疯狂的尝试,经历一连串的失败,然后迎来几
乎不可能的成功。
这或许就是 SpaceX 逆袭的秘籍。
目前,SpaceX 已从数十名员工成长为拥有 7000 名员工的巨擘,马斯克
也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太空理想,且一直在前进。
而就在最近,俄罗斯宇航局执行主任 Alexander Bloshenko 对马斯克的
计划提出质疑,他表示,即使是在最新技术的基础上,马斯克仍将需要 1 万枚
最大载荷量的核弹才能实现火星表面地球化的计划。
对此,马斯克仅是淡淡地回应——“No problem.”
No Problem。这就是马斯克,无论是 Tesla 还是 SpaceX,乃至
Neuralink,他从未放弃,也从未停止,用自己的求索之心实现一个又一个看
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。
就像人类面对遥不可及的浩瀚宇宙,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。
而马斯克,就堪称是人类这种探索精神的代表性角色。
当然,探索精神绝不仅仅是马斯克的全部,在不断探索的路上,马斯克真
正让人感到敬佩的,是他作为一个团队领导者的担当精神——他表示:
I’m Chief Engineer of the thing. If it goes right, it’s
credit to the SpaceX/NASA team. Goes wrong, it’s my fault.
(我是整个事情的首席工程师。如果事情进展顺利,那应该归功于
SpaceX 和 NASA;如果搞砸了,那是我一个人的错。)
面对这样一个大写的人,恐怕连上天也是要敬畏三分的。 |
[上一篇] [下一篇] [发表评论] [写信问候] [收藏] [举报] |
|
|
共有4条评论 |
1
[deer2005 于 2020-08-21 17:14:09 提到] [FROM: 174.] |
策略师:特斯拉股票进入“泡沫”领域
特斯拉(2049.98, 48.15, 2.41%)股价周五进一步进军“泡沫”领域,因投资者纷纷抢
购这家汽车制造商的股票,以赶上利用即将进行的股票拆分的最后期限。
特斯拉股价今年迄今已飙升了379%,将其市场估值推升至3730亿美元。投资者必须在
周五收盘前拥有特斯拉股票,才能在8月28日收盘后以5比1的比例获利。
按市值计算,特斯拉现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,市值比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
(133.83, -0.26, -0.19%)公司(1870亿美元)和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公司(850亿
美元)(市值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汽车制造商)高出37%,比美国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
(28.56, -0.27, -0.94%)公司(410亿美元)、福特汽车(6.66, -0.18, -2.63%)公司
(270亿美元)和菲亚特克莱斯勒(10.99, -0.23, -2.05%)汽车公司(230亿美元)的市
值总和还要高310%。
Miller Tabak&Co首席市场策略师Matt Maley表示:“我们以前是在谈论特斯拉与通用
汽车市值的比较,现在我们谈论的是其与整个全球汽车业市值的比较。”
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Dan Ives此前将特斯拉目标价提高到了每股1900美元,
牛市情形中目标价为2500美元,因其对来自中国的强劲需求和对即将举行的电池日活动感到
乐观。
Maley表示,即将进行的股票拆分可能会给特斯拉股价带来提振,尽管这只是暂时
的。“我的理解是,当他们宣布股票拆分时股票就会上涨,而实际发生拆分时股票也会上
涨,但此后股价通常很快就会趋于平缓。
Maley认为,特斯拉股票的“抛物线走势”是“泡沫”的证据,但他并不认为该公司会崩
盘。
他说:“在1990年代后期亚马逊(3284.72, -12.65, -0.38%)股价陷入泡沫随后股价
崩盘,但最终重新崛起。”
|
|
|
2
[deer2005 于 2020-07-25 20:57:31 提到] [FROM: 2606:a000:aa82:b500:.] |
连续四个季度盈利,特斯拉越来越香
2020年07月25日 18:47 智通财经网
原标题:连续四个季度盈利,特斯拉(1417, -96.07, -6.35%)越来越香
1.2亿美元的利润,支撑起2627亿美元的市值,华尔街分析师高呼,特斯拉
(TSLA.US)严重高估,这种现象堪比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。
智通财经了解到,特斯拉近日发布2020年Q2财报,实现收入60.4亿美元,同比下降
4.9%,净利润1.04亿美元,超市场预期(市场预期Q2亏损2.4亿美元),连续四个季度实现
盈利。此外,该公司于Q2共交付90891辆,环比增长3%,同比下降5%,上半年共交付
179387辆。
此外,特斯拉维持今年交付50万辆汽车的目标,而上半年仅完成目标的35.9%,下半年
的压力很大,该公司称电动卡车Semi将在2021年开始交付,将根据需要继续更新前景展
望。
该公司持续性盈利带来投资热潮,其股价一路往上,四个月时间市值增长了2.72倍,业
绩前股价还突破了1500美元,由于股价过多的透支了业绩预期,此次业绩发布后两个交易日
回调超过10%。不过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,也意味着特斯拉将获得被纳入标普500指数的资
格,将有更多基金将通过持有标普500指数成分股,对其进行投资。
以特斯拉目前的业绩看,上半年净利润1.2亿美元,市值却高达2627亿美元,估值明显
偏高,即使纳入标普500指数,其估值提升存在较大压力,但投资者大都数时候是非理性
的,该公司市值后期表现如何,仍需市场验证。
1.2亿利润支撑2627亿估值
特斯拉主要生产销售高端新能源汽车,目前正在积极全球化布局,生产工厂包括美国的
弗里蒙特工厂、德国的柏林工厂以及中国的上海工厂。其中上海工厂于去年建成,Q2单月产
量稳定在 1.1 万辆左右,Model 3 产线已经建设至年产能20万辆的水平,Model Y产线的
建设正在按计划进行,预计2021年首次交付。
弗里蒙特工厂为特斯拉早期的工厂,也是产能贡献最大的工厂,Q1 单月平均产量在3.3
万辆左右,3月后海外疫情爆发,Q2 受影响产量大幅下滑,目前特斯拉在进一步改进产线,
弗里蒙特工厂Model 3/Y 产能计划在2020年从40万辆提升至50万辆。而柏林工厂目前处于
建设阶段。
该公司目前产能源于美国和中国,美国工厂于Q2受到了疫情影响,而中国工厂却得到恢
复,抵消了部分美国区交付量的下滑,上半年实现交付量179387辆,同比增长13.27%,虽
远低于2019年度的增长水平,但相比于行业已是不错的成绩。
2020年上半年特斯拉实现收入120.21亿元,同比增长10.37%,较过去几年有大幅度下
滑,而以季度看,业绩波动较大,Q2收入下滑4.94%,而Q1则增长31.79%,主要为汽车交付
量的波动导致。
特斯拉的车型售价很高,车型价格基本在40万元以上,但为何仍卖这么好呢?实际上,
该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BMS电池系统与Autopilot智能驾驶。
该公司主打车型Model 3以及Model Y,在产品性能上均达到L3级别,相比于同行具有
明显优势。此外,除了卖车之外,还镶嵌售卖软件产品,比如辅助驾驶为标配必选,以
2000-3000美元的价格包含在售价里,而购车者选择激活FSD(完全自动驾驶),也需要再
向特斯拉贡献8000美元。
该公司也在积极谋求业务多元化,除了汽车业务外,还有汽车租赁、能源生产与储存以
及服务业务,不过这些业务目前贡献很低,无法对业绩形成影响。不过也有一些亮点,步入
储能业务中,Megapack 产品(3M(159.84, 0.55, 0.35%)Wh 储能电池包)开始盈利,而
光伏屋顶在价格上较同行具有优势。
特斯拉持续实现盈利是投资者关注焦点,该公司毛利率稳定增长,2020年Q2为21%,同
比提升了6.5个百分点,其中汽车销售毛利率24.4%,同比提升6.7个百分点,贡献毛利润为
94.7%。在其他业务中,除了服务业务,汽车租赁和能源生产及储存业务在往季均实现正毛
利润。
该公司运营费用(主要为研发、销售及行政)控制也比较好,2019年Q2以来,运营费用
率控制在15%左右的水平,而同年Q3后毛利率大幅度提升,并超过了运营费用率,使得经营
利润转正。2019年Q3-2020年Q2,该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.43、1.05、0.16及1.04亿美
元。
即使目前实现盈利,上半年的净利润也仅为1.2亿美元,动态市盈率上千倍,市净率高
达27倍,该公司业绩能撑得起市值吗?而且特斯拉正在面临一个问题,即中国市场竞争的问
题,随着上海工厂产能释放,在中国区收入贡献越来越大,这是否会给该公司的估值打一个
折扣呢?
不可忽视的国内竞争对手
智通财经了解到,乘联会数据显示,特斯拉二季度在中国交付了3.1万辆,相当于该公
司交付量的三分之一,而且从上文谈到的月产能看,上海工厂产能正处于爬坡阶段,未来仍
有望赶上美国的弗里蒙特工厂。
以国内的竞争对手,从售价上看,和特斯拉形成竞争的,也就蔚来(11.82, -0.33,
-2.72%)汽车一家,蔚来在Q2共交付10331辆汽车,同比增长190.8%,首次实现单季销售量
破万,但相比于特斯拉在国内的交付量仍相差较远。在6月份的国内交强险上险量数据中,
特斯拉凭借Model3摘得冠军,上险量14977辆,是蔚来的6.08倍。
蔚来的车型主要为ES8和ES6,ES6为中高端车型,售价较ES8低,而起步价也超过35万
元,目前仍以烧钱换成长为主,仍未实现毛利转正,但该公司持续提升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挤
压特斯拉,若资金能持续,将是特斯拉强劲的对手。不过,特斯拉也在积极降低车型售价,
将市场下参值中高端领域。
在中高端市场,迎接特斯拉的为理想汽车,理想ONE价格居于中高端,为6座及7座的
SUV,补贴后全国统一零售价32.8万元。在配置上,该车型使用动力三元锂电池,前后双电
机四驱驱动,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800KM,辅助驾驶可达到L3级别,实现三种方式充电,
慢充、快充以及加油发电。
理想汽车在中高端领域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,且毛利润已转正,未来盈利还是具有预
期的。而且传统的汽车制造商的新能源车也在往中高端方向发展,合资新能源品牌也在崛
起,中低端的车型,有小鹏汽车以及各大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严阵以待。因此,特斯拉越往下
参市场,面临的竞争压力就越大。
不过特斯拉在中国上海工厂全面国产化,生产的各个零部件将都源于国内,给国内汽车
产业链各供应商带来了商机。
国产化的产业链影响
智通财经了解到,特斯拉目前的零部件供应商主要以美国为主,但中国区占比逐年提
升,目前已经超过20%的份额。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包括汽车车身构件、汽车电子、内外饰
件、电驱动、热管理以及动力系统等,其中在动力系统上,主要选定宁德时代的电池产品进
行采购。
以下为特斯拉产业链各供应商的分布情况:
特斯拉产业链各供应商主要分布于A股,港股分布比较少,比如赣锋锂业(01772),主
要供应电池上游原材料氢氧化锂,福耀玻璃(03606),为车窗侧玻璃供应商,均是特斯拉
上游直接利益相关的企业。
该公司国产磷酸铁锂版 Model 3预计将在 Q3 开始出货,有望带动 2020 年特斯拉在
中国市场维持满产满销。可预期的受益国内供应商企业包括宁德时代、恩捷股份、璞泰来、
新宙邦、科达利、赣锋锂业、当升科技、科达利、三花智控及拓普集团等。特斯拉在上海工
厂的产能扩建,也将给这些供应商带来业绩井喷的机会。
综上看来,特斯拉Q2业绩超预期,但股价已明显透支业绩,存在估值过高的风险,且该
公司于国内收入贡献逐步上升为核心,国内市场需要面对传统及新造车势力的竞争威胁,市
场份额有被挤出的风险。不过该公司打造全面国产化,给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带来商机,可关
注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。
|
|
|
3
[deer2005 于 2020-07-10 16:37:51 提到] [FROM: 174.] |
特斯拉收涨近11%股价突破1500美元 市值近2900亿美元
北京时间7月11日消息,特斯拉(1544.65, 150.37, 10.78%)股价周五收盘大涨
10.78%,股价突破1500美元至1544.65美元,续创历史新高,市值近2900亿美元。
据Teslarati消息,特斯拉的全球充电桩网络最近达到另一个里程碑,其全球快速充电站
达到2000座,充电桩设备达到1.8万个。此外,交易员们押注特斯拉可能会被纳入标普500指
数,这对其股价近期上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与此同时,根据金融分析公司S3 Partners的数据,特斯拉的做空头寸正继续增长,最近
达到199.5亿美元的水平,使该股有望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只空仓突破200亿美元的股票。一直以
来,唱空特斯拉的声音也不绝于耳。市场分析师Mark Hulbert表示,特斯拉股票根本是一个
越吹越大的泡沫。
特斯拉股价本周累计上涨27.9%。在过去的六个月中,其股价已大涨约190%。
|
|
|
4
[deer2005 于 2020-05-30 17:48:31 提到] [FROM: 2606:a000:aa82:b500:.] |
SpaceX首次载人飞行发射成功 飞往国际空间站
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31日消息,据国外媒体报道,北京时间5月31日凌晨3点22分,美
国SpaceX公司首次利用载人龙飞船携载宇航员鲍勃·贝恩肯(Bob Behnken)和道格·赫尔利
(Doug Hurley)顺利升空。
预计19小时之后,北京时间5月31日22点22分将抵达国际空间站,两位宇航员将在空间站
度过6-16个星期,之后返回地球。这是美国宇航局9年之后首次实现商业公司载人太空发射,
此前俄罗斯联盟号火箭负责将美国宇航员运送至国际空间站,每个座位费用大约8000万美元。
(叶倾城)
|
|
|
|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