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deer2005
发表时间:2018-08-12
更新时间:2018-08-12
浏览:1137次
评论:2篇 地址:174. |
|
|
|
|
|
巴菲特手握现金1110亿美元 市场担心成空头信号
看空信号?巴菲特手握现金1110亿美元,达历史高位
中国基金报记者 姚波
巴菲特强调,持有现金并不理想,“除非是做愚蠢的事,否则长期持有现金
是世上最差的投资,我宁愿只持有大约200亿美元现金。”但是最新的季报显
示,旗下管理的伯克希尔·哈撒韦(BerkshireHath-away)的现金储备已经达
到了1110亿美元,达到了历史的高位。
市场担心,巴菲特在今年大型并购的年份空手而归,是在等待市场转向的
时机,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;另一方面市场又开始推测,伯克希尔今年股份表
现平平,巴菲特会利用机会回购自己的股票。
市场担心成空头信号
巴菲特通常会持有200亿美元的现金在手。在机会来临,这笔现金储备让他
总有”子弹“可用,这也是在金融危机时他做出许多明智投资的资金来源。以此
为标准,巴菲特的现金持有多出了900亿美元。价值900亿美元的现金不是一笔
小数目,相当于目前伯克希尔·哈撒韦整个股票市值将近1/5。从好的方面考
虑,持有大量现金比没有现金储备甚至负债要好得多;但从坏的方面考虑,这
些现金没有被动用,实际不能获得任何收益,相当于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一项主
营业务陷于停顿。
虽然美国近期合并、收购的数量和金额急剧增加,但巴菲特并没有参与其
中。今年上半年,美国并购额已经高达2.6万亿美元,创下自2007年来的新
高。但巴菲特似乎有意错过了此次并购狂潮。
对于整个市场来说,这并不是好消息。
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变化往往会在金融危机之前出现高峰。数据显示,
1998~1999年,也就是科技股泡沫之前,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明显增长;第二
次现金储备增长是在2005年~2007年,也就是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。相比
较之下,从2000年~2003年,以及2007年~2009年,在两次金融危机期间,伯
克希尔利用手中的现金来购买便宜资产,现金储备出现下降。值得注意的是,
从2010年以来,伯克希尔的现金储备一直不断增长,超过了前两次金融危机之
前的高峰,事实上,从2016年来持续增长,不断创下历史新高。
私人投资公司AJ Bell投资顾问拉斯表示,目前,巴菲特可能在美国,甚
至全球范围内都难以找到有价值的并购投资。他指出,伯克希尔·哈撒韦的现金
储备多寡成了有效的晴雨表,投资者如果不追随巴菲特持币观望,还继续停留
在市场中,时间越久,越大可能性是空手而归。
为何不用于并购?
伯克希尔·哈撒韦在并购上畏手畏脚,可能是因为现在并购的价格实在太
高。考虑到巴菲特作为并购大师,他在市场上的操作值得仔细琢磨。
在收购方面,伯克希尔哈撒韦共有六项收购标准。第一,收购对象规模必
须足够大:税前收入至少为5000万美元以上;第二,被收购的企业必须拥有一
致性盈利能力,必须拥有能够提供良好股票回报率的业务;第三,企业欠债较
少或没有债务;第四,必须是一家简单的企业,巴菲特声称“如果牵扯到很多技
术,我们无法了解它”,不过他对苹果的投资似乎打破了这一规定;第五,管理
必须到位;最后,必须有报价。公司表示,不会参与不友好的收购交易,同时
还必须考虑伯克希尔现有业务的情况,并购来的公司能够很好的补充现在所拥
有的60多家子公司的业务。
去年以来,伯克希尔·哈撒韦未能完成任何一项并购,最大的障碍就是估
值。在过去几项未能达成的并购中,巴菲特都对价格表达了不满。在今年2月
份,给股东的信中,巴菲特已经阐明,“2017年我们看过所有并购项目中的一大
障碍,就是缺乏足够吸引力的价格。“实际上,巴菲特曾经表示他找到了几宗想
完成的并购,但因为谈不拢价格而最终没有完成。
随着股价的不断升高,巴菲特依然闲庭信步。今年以来,随着二级市场估
值不断提高,并购高估值的情况在不断恶化。拉斯表示,伴随着股份不断创记
录,过热的并购值得担忧。他表示,并购总是在市场情绪过热时达到顶峰。
持续投资股票或现金分红?
现金的另一大用处是投资股票。伯克希尔·哈撒韦目前的现金储备相较于
2017年底的1160亿美元略有减少,一大原因是伯克希尔在一季度购买了大量的
苹果股票。不过,仔细比较发现,二季度末的1110亿美元比一季度末要多出24
亿美元,看来,尽管巴菲特在股票上的操作频繁,但似乎并没有消耗太多它的
现金储备。
对自己公司进行分红则是巴菲特所厌恶的操作手段。巴菲特曾表示,宁愿
让现金储备不断增加,也不会进行分红。他认为,如果股东想要从股票中获得
现金,比如以3%的分红率进行分红,就应该每年卖出手中持有股票的3%,而不
是等待分红。
支持他作出如此决定的理由是,他认为自己能用现金创造出更多的价值。
从数据来看,自从1965年以来,伯克希尔·哈撒韦的年化收益率将近20%,是同
期标普指数收益率的两倍。在2014年,有股东提议伯克希尔进行分红,但最终
的股东投票中有98%的股东都不支持分红。这实际上反映了股东都相信巴菲特的
投资能力。
股票回购是可能选项之一
股票回购也可以减少现金储备。伯克希尔一直以来都有进行股票回购的规
定,这一规定要求只有当伯克希尔的股份低于其帐面价值1.2倍时,巴菲特才允
许进行股票回购。公司董事会认为,股价低于帐面价值1.2倍是显著低于其内在
价值,巴菲特也对这一看法表示赞同,他曾表示,如果股价到达这一水平会非
常愿意进行回购。依据二季报数据,伯克希尔股票每股的帐面价值约22万美
元,目前31万美元的价格溢价率约40%。
7月,公司董事会终于对这一规定作出了修改,他们取消了账面价值1.2倍
的限制。现在,只要巴菲特和副主席查理·芒格均认为股票回购价低于其内在价
值时,就可以回购股份。而且这一回购没有时间和股票份额的限制。唯一要求
是,回购股份不能导致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低于200亿美元。
目前,伯克希尔·哈撒韦的总市值约为5110亿美元,按照其持有的股票持仓
2060亿美元,及1110亿美元的现金计算,市场给予该公司其他所有的业务,包
括保险、铁路、消费品以及所有60个子公司的估值只有约2000亿美元。市场一
般认为,伯克希尔已经被低估。
今年上半年,伯克希尔的股价下跌了13%,最近一个多月出现反弹,但目前
股价仍然低于年初的价格,很有可能巴菲特和芒格会决定利用手中的现金进行
股票回购。市场分析认为,两人有能力和意愿进行股票回购。近期股价回暖,
与股票回购的可能性增加有关。
不过,仍有投资者期待巴菲特能够选准时机进行并购。有投资人表示,公
司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回购,而是通过并购以及做出他人所不敢的商业举措。
伯克希尔现在虽然没有回购的限制要求,但不意味着公司就会停止寻找并购机
会,只有当股票出现明显下跌时,回购才是一个合理的选项。 |
[上一篇] [下一篇] [发表评论] [写信问候] [收藏] [举报] |
|
|
共有2条评论 |
1
[deer2005 于 2018-08-15 13:56:54 提到] [FROM: 174.] |
从“糖果”到苹果 巴菲特投资画风悄变
2018年08月16日 01:00 新浪财经综合
从“糖果”到苹果(209.73, -0.02, -0.01%) 巴菲特投资画风悄变
来源:北京商报
在成为苹果第二大股东后,巴菲特仍不满足。美国东部时间14日,伯克希尔-哈撒韦公
司向美国证监会递交的报告显示其在今年二季度增持1240万股苹果股票,增幅5.2%。曾经
对科技股避之不及的巴菲特似乎换了画风,与其说这是对高科技产业的认可,不如说是看中
iPhone作为科技消费品的定位。
加仓新欢苹果
在今年二季度连续增持苹果之后,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目前共持有约2.52亿股苹果股
票,季末市值约466亿美元。而一季度,伯克希尔增持的7420万股就使苹果取代了富国银行
(57.92, -0.15, -0.26%),成为伯克希尔最大持仓。
“争气”的苹果没有辜负这份厚爱。在科技明星们纷纷因业绩增速放缓而陷入股价下跌的
困境时,苹果的股价屡屡攀升,本周一市值达到1.01万亿美元,连续8天稳坐“万亿俱乐
部”宝座。1万亿美元意味着苹果目前的市值超过了两个阿里巴巴(167.7172, -4.81,
-2.79%)(市值接近4700亿美元)的总和,约为美国2017年GDP的1/20。作为公认的全球最
赚钱公司,苹果向外界证实了自己无可匹敌的吸金能力。
对于“旧爱”富国银行,巴菲特表示,虽然曾经曝出虚开账户的丑闻,富国银行仍是有吸
引力的长期投资。不过,巴菲特的实际行动却显示了他的失望,二季度伯克希尔减持富国银
行450万股,减持股份数量为一季度减持规模172万股的2.6倍,持仓降至约4.52亿股,季末
市值约251亿美元,富国银行沦为其二季度末的第二大持仓。
手握大把现金流的巴菲特深谙花钱之道,把握市场变化的风向,并及时优化伯克希尔
1800亿美元的股票投资组合。在他精准的眼光下,伯克希尔成了“赚钱巨兽”,2017年该公
司的保险业务收入655亿美元,占比达27%,制造业收入达504亿美元,占比21%,供应链巨
头Mclane则贡献了498亿美元的收入。
巴菲特的“护城河”
巴菲特从未有愧于“股神”这个称号。50多年来,巴菲特获取的年均投资回报率高达
20.74%。期间,仅在2001年和2008年两年分别录得-6.2%和-9.6%的亏损。
这一功绩与巴菲特的“护城河”理论息息相关。好行业、好管理层、大公司是巴菲特投资
的基础,也是他选股时的主要参考因素,好的企业应有强劲的品牌或商业模式,为竞争者设
置更高的入场壁垒,即价值投资以“护城河”理论为基准。
今年5月5日,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小城的体育馆内座无虚席,数万人参加了伯克希
尔2018年股东大会,一场股神和科技狂人马斯克之间的糖果之争,让巴菲特的“护城河”理论
再次吸引众人的目光。
“公司当然应该努力修筑护城河,时刻注意保持护城河安全。埃隆可能把某些领域的情
况说反了,”巴菲特在奥马哈的股东大会上表示。“我觉得在糖果行业他就不能这么说。”但
一向以狂傲著称的科技狂人马斯克却认为“护城河”没用,使一个企业有生命力最重要的是创
新,“我要修一条真的护城河,里面填满糖果。沃伦·巴菲特肯定忍不住要投资!”
对时思糖果公司的花生薄片糖情有独钟的巴菲特认为“护城河”相当重要,“时思糖果就
是家护城河很宽的公司,因为客户非常忠诚稳定,尤其在美国西岸,其他巧克力连锁店对手
很难抢生意”。1972年伯克希尔收购了时思糖果,后者在1972-2013年,年均收益增速为
20.9%,略超过伯克希尔同期20.2%的年均收益增速。
“老古董”的转变
马斯克的攻击不无道理,高科技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,已经超出了华尔街的预期。如
今,5家科技公司(Facebook(178.28, -2.83, -1.56%)、苹果、亚马逊(1885.14,
-34.51, -1.80%)、Netflix(325.87, -11.62, -3.44%)和谷歌(1215.22, -26.88,
-2.16%)母公司Alphabet)获得的收益约占标准普尔500股指所获收益的一半。
就连曾经对科技股避而不及的巴菲特也坦言低估了亚马逊的潜力,“我在谷歌和亚马逊
上做了错误决定。我们曾经考虑投资。我犯了一个错误”。不过,“老古董”其实并没有老,
年逾七十的巴菲特一直在以积极的心态拥抱这个已经变化的“新世界”,不断突破和完善自己
的投资体系。
不过,没人可以永远站在时代前列,近几年巴菲特的投资收益曲线开始放缓,在错过互
联网的高速列车之后,巴菲特也在逐渐转换观念。从2016年开始买入苹果,并成为苹果的粉
丝,“它是一家令人难以置信的企业,我们非常喜欢他们活动的经济效益”。
其实,巴菲特转换画风并未偏离自己的“价值投资”轨迹,巴菲特认为苹果的科技产品具
有极强的消费黏性,这家科技公司已经不单单是一只科技股,而成为了科技股与消费股的合
体。“苹果生产的是我能理解的一种消费产品”。近年来,巴菲特投资风格有很大改变,开始
重仓IBM(143.18, -0.18, -0.13%)、苹果、比亚迪等科技股。
对于科技公司而言,巴菲特一直强调的“护城河”比其他任何行业都更加难建立,空前激
烈的竞争,超乎想象的技术迭代速度,霸主地位将很难取得。但对巴菲特来说,他的投资理
念早已从通过投资公司获得收益,向持有公司而使其提升价值的方向转变。押宝苹果,也许
正是看中了其长远的价值。
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汤艺甜
|
|
|
2
[deer2005 于 2018-08-14 19:03:16 提到] [FROM: 174.] |
加仓新欢抛旧爱 巴菲特连续两季增持苹果、减持富国
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8月15日消息,据彭博报道,伯克希尔增持了巴菲特青睐的两个行
业--银行和航空业的股票。
美东时间8月14日公布的递交美国证监会F13报告显示,今年第二季度,巴菲特领导的伯
克希尔-哈撒韦公司增持1240万股苹果(209.75, 0.88, 0.42%)股票,增幅5.2%,共持约
2.52亿股,季末市值约466亿美元。
这是今年巴菲特连续第二季增持苹果,一季度伯克希尔增持苹果7420万股,使苹果取代
富国银行(58.07, 0.46, 0.80%),成为伯克希尔最大持仓。截至一季度末,伯克希尔累计
持有约2.4亿股苹果股票,持股比例约4.8%,已成为苹果公司的第二大股东。
巴菲特一直在调整伯克希尔1800亿美元的股票投资组合,退出包括IBM(143.36,
0.65, 0.46%)在内的一些长期投资,加大对苹果等一些新的投资。伯克希尔已经持有美国
四大航空公司以及七大银行中的四家银行的可观股份。
此外,伯克希尔第二季度还增加了对高盛(229.56, 2.70, 1.19%)、US Bancorp、达
美航空和西南航空的投资。
与此同时,伯克希尔减持了美国航空集团,联合大陆控股和富国银行的股份,以避免在
这些公司的持股比例超过10%,巴菲特称他不希望持股比例超过这一门槛。
二季度伯克希尔减持富国银行450万股,减持股份数量为一季度减持规模172万股的2.6
倍,持仓降至约4.52亿股,季末市值约251亿美元。富国为其二季度末的第二大持仓。
|
|
|
|
|
|
|
|